这么火且有前景的专业,怎么申?今天我们就来细细聊聊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
美国交互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关注交互体验的新学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产生了,它由IDEO的一位创始人比尔莫格里奇在1984年一次设计会议上提出,他一开始给它命名为“软面(SoftFace)”,由于这个名字容易让人想起和当时流行的玩具“椰菜娃娃(CabbagePatchdoll)”,他后来把它更名为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又称互动设计,是定义、设计人造系统行为的设计领域。人造物,即人工制成物品,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界面设计,人机交互、人人交互以及人与环境的交互都属于交互设计的范畴。
从具体表现形式上来说交互设计包括但不限于手机APP、传统网站、可穿戴设备以及新兴的VR以及各种与非电子类产品的交互关系也属于交互设计的范围,然而交互设计并不是一个单纯研究电子产品用户界面交互的学科。
作品集准备
由于各大顶尖院校对于交互设计的专业命名也是“五花八门”,如服务设计、交互设计、传媒设计等,导致很多同学分不清具体学习方向。比如作为交互设计美国排名Top1的CMU(卡内基梅隆大学)来说,就分门别类将交互设计的不同方向进行了划分。
并且不同院校专业的侧重点不同。
这就建议学生要根据目标院校的要求来制作作品集,选择的主题与院校要求契合,这样才能提升被录取率。
像是CMU(卡内基梅隆大学),就一再强调跨学科的重要性。因为CMU非常注重信息现代化和资源共享建设工作,率先建立连接校园每台计算机的网络,也就是著名的“安德鲁”校园计算机网络。
因而CMU交互设计优势非常明显,有着先进的计算机装备做为支撑,对于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申请这所院校较有优势。
在CMU,既有交互设计也有人机交互两个专业,它的交互设计主要包括服务设计与社会创新两方面。课程主要针对交互服务型设计,培养学生创造出具体的可实施的交互服务项目,并会参加到社区组织和政府机构的交互服务运用。
而像是伦艺LCC的MA 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Future,它的关键点在于未来和可持续发展。
这预示着学生们选择的主题也将不受限制,但更倾向于展示情感表达和理念设计。
PART 2
但这并不是为了拘束你。作品集的主题要多元化,让考官看到你其他方面的可能性,而主题可以是多方面的,不管是哪类主题,最好结合专业要求制作项目。
PART 3
在交互设计专业作品集展示过程中,有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展示出自己调查和思考的过程。
国外名校的考官希望看到学生的思维过程,一个设计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否合理又有新意,设计背后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体现的是否清晰明确有理,是体现学生设计能力的有力证明,也往往是学校里教授们关注的重点。
PART 4
既然交互设计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的,那么在作品集中,可以展示结果的话尽量去展示出来。
福利时间
锵锵锵——K叔给你送外挂
暗号JH
4本交互设计电子书等你来领!